一文看懂消费金融的几类机构

发布时间:2016/07/01   来源:今日头条

当P2P的热度开始下降时,市场已将注意力聚焦在消费金融领域。这类银行的传统业务正随着科技的进步迈向新的阶段。传统的线下模式(诸如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新技术已在消费金融领域推进。消费信贷领域目前竞争激烈,除银行以外,电商平台、小贷公司、网贷平台等都在抢夺市场份额。

中国的消费市场足以使数以万家的机构找到各自的位置。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超9万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元。

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调查研究:2016年,75%的中国消费者将维持或增加消费支出。在中国消费持续强劲的表现背后,有两股重要力量:一是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家庭和小城市中产阶层及富裕家庭的崛起;二是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出现,他们是更自由、更成熟的消费群体。到2020年,中国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家庭数量将会翻倍,达到约1亿,占城镇人口的30%。这一群体的消费意愿将保持强劲,消费增速将高达17%。

中国“年轻一代”的人数和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到2020年,18-30岁的年轻人口将占全部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年轻一代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14%——是“上一代人”,即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的两倍。到2020年,年轻一代在消费总额当中的占比预计将由目前的45%升至53%。

有研究表明,以往品牌声誉、资金成本及风控能力一直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鼓励居民消费,接连涌现不少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巨头,品牌声誉不亚于传统金融机构,并且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其去中心化的运作,资金获取成本并不高。

同时不少消费信贷平台通过大数据已经构建成了属于自己风控系统来有效的评估借款人资质。例如:中信产业基金旗下小花钱包就是依靠大数据风控,有一套自己的机器学习技术,风控模型也在不断自我学习和更新。作为一款为年轻人打造的互联网钱包,小花钱包主要提供信用卡分期、现金借款及消费分期商城服务。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信用评级”的快速审批模式,打造“免费申请,快速审批,极速放款,随借随还”的网络借款体验。

银行优势在于资金成本很便宜,资金实力很强,额度较高,所以银行在房贷、车贷这类大额度消费占据绝对的优势。同时银行的风险忍受度比较低,如果一个银行坏账超过了2%,对它考核内部容忍机制基本是很难接受的。而实际上,消费金融领域的当前信贷损失率远高于银行坏账率。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包括非经营贷款和经营性贷款)5138.8亿元,比年初增加259亿元,不良率为1.9%,比年初提高0.2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信用卡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都有所增加,分别为502.7亿元、591.6亿元和50.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02.3亿元、198.5亿元和4.8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信用卡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4%、1.8%和1%。1.8%的个人信用卡贷款坏账率可能已经是整个消费金融机构中的较低水平。

虽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但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增幅已呈现下滑趋势。央行《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4.42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0.25%,增速放缓6.88个百分点。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50.10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1.81%,增速放缓5.39个百分点;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32亿张,较上年末下降5.05%,增速放缓21.5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的微型贷款、金融产品销售以及消费贷款业务明显受互联网金融冲击,互联网金融开展的消费金融无缝连接消费场景,提高用户体验性,已赢得新生代的青睐。”

来源:http://toutiao.com/i6302298515439616514/